自生完從月子中心出來時,心裡很怕和兒子相處,很怕兒子哭,
在月中時,嬰兒室的小姐說:寶寶很愛哭,要人抱。
或許也是因為聽到這句話,讓我更害怕兒子哭。
回到婆家後,兒子常常哭,根本不曉得他在哭甚麼,
當時按照月中的餵法,3.5~4小時餵一次(原來是錯的…),
排除不是餓,尿布也換了,兒子還是哭,
心理壓力很大,很怕自己產後憂鬱,常常最後和兒子一起哭....
跟長輩住,想當然而,長輩聽到就進來哄兒子,
抱阿搖阿晃阿…最後直抱趴在長輩身上,就這樣兒子睡了,也養成了必須要抱才會睡。
長輩這樣抱了幾個禮拜,可能累了,我自己也怕麻煩長輩,
所以小元一哭,就趕快抱起來,並哄他睡, 深怕長輩又進來關心。
就這樣抱到約3M多吧…每次都是站著抱,還必須直抱+搖+晃,
等兒子睡著才能坐在床上,讓兒子趴在身上,
有時候太快坐在床上,兒子就會哭醒,必須重來
過程大概要花20分鐘或以上…
這樣下來,傳說中的媽媽手出來了,爬文看到很多媽媽的經驗是:
沒有安全感,安全感足夠就不用抱了!
等到大了要抱還不讓你抱!
抱到有天會發現不用抱了!
想想自己也是個很沒安全感的人,不希望小元也是這樣,
好,努力撐,為母則強!跟你拼了!期待那天的到來!
大概抱了半個月左右吧...手實在太痛了,有時後抱小元還會突然沒力,
心想,在這樣下去以後怎麼辦?萬一小元要到2~3歲才會自行睡,我還能抱到那時候嗎?
努力爬了文,似乎先固定作息在戒抱睡比較好(時間到小孩知道要睡覺,再戒抱睡比較容易)
也因為我不會判斷哭聲,只知道小元如果尖叫的哭,一定是想睡,
所以我開始先固定小元的作息,
一開始吃>玩>睡,盡量3個小時循環一次,
但我遇到了
1.早上起來時間不固定
2.睡眠轉換常常無法繼續睡,普遍只能睡30分鐘
3.需要夜奶
導致作息時間無法固定,變成2.5小時~4小時不固定的循環,
堅持了半個月以上,還好這時候小元肯讓我坐著抱他+塞奶嘴睡
(因為有天覺得手太痛,等小元哭才哄,直接在床上抱+塞奶嘴就睡了,平常都是快睡覺時搖,可能小元太累)
但是!!!
晚上開始睡不好了,常常1~2小時就醒,明明我都抱睡了,難道安全感還是不夠嗎?
白天小睡也睡不好,身為媽媽的我很自責,想一路抱下去,給足安全感,手卻越來越疼痛,
從來沒想過原來人一出生,是不知道怎麼睡的...也錯過剛開始讓嬰兒哭一哭睡著的時候。
在「實用程序育兒法」這本書裡有提到4個月以後可以用抱起放下法改掉無教養規律的方式,讓寶寶自行入睡,
為了讓小元好睡,知道該怎麼睡覺,下定決心試1~2個禮拜,如果失敗就認了繼續抱睡,順其自然吧。
我安排的小睡儀式是關窗簾(沒有全拉)+放綠音樂+抱小元1分鐘左右後躺嬰兒床(書上建議房間昏暗,抱5分鐘讓嬰兒冷靜)
第一天
小元一哭我就抱起,停了再放下並跟他說:現在是睡覺時間喔,我們要睡覺了!
就這樣來回不曉得抱起放下了幾次,小元開始有點反抗,越哭越大聲,完全沒有要停的意思,
哭了1個小時,覺得小元臉色開始不太好,哭的太用力,我給了奶嘴,小元吸了幾下睡著了...
但是睡了30分,到了睡眠轉換給了奶嘴小元睡不回去,也到了吃奶的時間,就先餵奶,等第二次小睡。
第二次小睡,和第一次一樣,但這次吃了奶嘴無法睡,無法停止哭泣,
除了用抱起放下法外,我另外加了噓拍法,
噓拍法書裡提到「適用6個月前的嬰兒,要像時鐘那樣有規律的拍,並在耳邊發出噓-噓-噓的聲音」,
但因為噓-噓-噓我不太會,所以我只有讓小元側身拍他的背+給奶嘴,總算睡著了,這次睡了2X分鐘。
第二天
哭的時間比較短了,大概40~50分左右後,側拍+奶嘴可以睡,但到了睡眠轉換,側拍+奶嘴不一定可以繼續睡。
大概到了第三~四天,哭的時間慢慢減少,給奶嘴就可以睡了,
有時候需要再加側拍,但對媽媽來說至少能多出時間做其他事。
大概實行了一個禮拜多,中間自己有動搖要不要抱小元睡,
但總覺得這樣或許反而是害了他吧?總得讓小元學會睡覺這件事阿。
我實行的抱起放下法我認為沒有很標準,因為小元沒有像書上說的哭到消氣,
也或許是我無法讓小元哭的這麼久,所以小元還是不會自行入睡,
仍然需要奶嘴,睡眠轉換時也需要奶嘴+側拍,晚上大睡也是,還是睡不好,
但至少不需要媽媽抱了
為了讓小元知道
1、怎麼自行入睡
2、不希望他睡覺都是吸著奶嘴,
3、4~6個月的模式一旦養成,之後要改似乎更難。
下一篇是分享小元的自行入睡,希望能幫助有同樣困擾的父母。
戒抱睡 抱起放下法PART2 寶寶自行入睡→https://goo.gl/hyXjTJ
2021/2新增 二寶弟弟的戒抱睡實錄→| 育兒 | 二寶戒抱睡及作息分享
*關於要不要抱小孩,我認為新生兒可能安全感不夠,需要抱,
但不是抱到睡著,也盡量不要搖,就算戒了抱睡,平常我也都會抱小元。
*抱起放下法(擷取至實用程序育兒法):
當寶寶哭的時候,先試著用語言安慰,輕輕的把手放在他的背上。
在寶寶6個月大之前,還可以採用噓-拍法,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的存在。
如果他還不停止哭聲,就把他抱起來,等他一停止哭聲就立刻把他放下。
要知道,你是在安慰他,而不是設法讓他重新入睡。
不過,如果他哭的時候頭往後仰,就立即把他放下。記住,永遠不要和正在哭泣的嬰兒抗爭。
但是, 要和他保持身體接觸,把手堅定有力的放在他的背上,這樣他就知道你在那兒。
你要陪著他,同時輕輕地告訴他:“現在是睡覺時間,寶貝,你要去睡覺了。”
哪怕他一離開你就哭,或者把他放在嬰兒床的過程中哭,你還是要把他放在床上。
如果他哭,要再抱他起來,這會給他安慰和安全感,讓他知道你在陪他。
也就是,你的行為是在對他說,
“你可以哭,媽媽(爸爸)就在這。我知道你覺得自己入睡很困難,但是我在這幫助你。”
如果你把他放下時,他還哭,就再把他抱起來。
但是要記住,如果他往後仰,不要跟他爭。他的掙扎和扭動有一部分是在設法讓自己重新入睡。
推開你、把你往下按都是他在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方式。
不要覺得內疚,你沒有傷害他。不要以為他是在針對你,他沒有在生你的氣,他只是有點受挫,
因為他從未學過如何入睡,而你要在那幫助他,向他保證,讓他放心。
與失眠之夜輾轉反側的成年人一樣,他需要的只是一點睡眠。
抱起-放下法平均需要20分鐘,但是也可能需要一小時甚至更久。
用溫柔和甜蜜的語調跟寶寶說話,如果有必要的話要一遍一遍的說,這樣就會讓寶寶知道你不會拋棄他,你只是再幫他睡覺。
父母採取了抱起-放下法的嬰兒,最終會把你的聲音和撫慰聯繫起來,不再需要被抱起。
一旦他們聽到父母平靜的聲音就感覺到安全,那麼只需要聲音就可以讓他們安心了。
如果你的抱起-放下法做得正確
——哭的時候抱起來,哭聲一停止就立刻放下——
最終他會消氣,哭的沒那麼厲害。
在寶寶逐漸平和下來之後,首先他可能會開始抽鼻子,在兩次嗚咽之間喘氣。這時,繼續把手放在孩子身上,你手的重量加上語言上的安慰讓寶寶知道你在哪。
你不要拍,不要噓,不要離開房間。直到你看見他進入了深度睡眠。
抱起-放下法是向孩子保證,使其安心,慢慢的灌輸信任。
這種方法並不能預防孩子哭,不過確實能預防孩子產生被拋棄的恐懼感,因為孩子哭的時候你在陪著他,安慰他。
他不是因為恨你而哭,也不是因為你在傷害他,他哭是因為你在試著用不同的方法讓他入睡,他覺得受挫。
當你試圖改變孩子的某種習慣的時候,孩子會哭。他是因為受挫而哭,這與被丟下一個人哭有本質的不同,
後者更加絕望、害怕,幾乎就是嚎啕大哭,目的就是為了讓你馬上回到房間裡來。